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访谈①: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尊龙凯时首页

当前位置: 尊龙凯时首页 > 要闻 >

“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访谈①: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时间:2020-12-08 14:13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编者按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远务实地擘画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视察就来到江苏,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为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中提出的系列重大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华日报社评论理论部共同策划推出“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访谈。

本次访谈共六场,今天起推出第一期,相关内容同步在交汇点客户端、“理论之光”网站、“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等新媒体上呈现,敬请关注。

本期访谈嘉宾: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刘德海

江苏省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蒋伏心

本期主持:

新华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记者 孙敏 

 

观点摘编 

访谈全文:

创新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支撑

主持人:为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这次视察江苏,总书记对我省下一步发展做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特别是要求我们“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如何理解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这一新要求?

刘德海: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江苏的发展一直深受总书记关怀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四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从2013年提出“三项重要任务”,到2014年提出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到2017年强调“六个重点问题”,再到这次提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在江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亲临江苏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树立前进航标。联系起来看,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贯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性要求。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时代性特别是阶段性要求。过去,我们是在小康社会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是在我国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进入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升到主题的高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争当表率”,进一步突出了根本动力和发展主题的定位。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这一最新要求的战略意蕴,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主持人:怎么理解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目标,“创新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支撑”?

蒋伏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我们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幅度地提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另一方面,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现象,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以新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和竞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当中,大概有3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发展主要是靠资源的支撑,就是靠我们的劳动力优势来发展我们的工业化、来引进外资、来扩大国际市场。但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就是生产能力很强,但创新力跟不上。要想攀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就要靠创新来支撑我们整体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在制造业,而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不移地用创新来支撑我们从“十四五”到2035年,再到2050年这整个的发展过程。 

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主持人:对江苏来说,“十四五”期间,“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在哪里?

蒋伏心:“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核心和灵魂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改革创新。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取得的业绩也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面对“十四五”的新形势,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以改革创新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市场活力、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的基础。江苏有1100万个市场主体,怎么让这些市场主体充分调动积极性、创造性和潜力,这是我们在改革创新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思想解放为引领,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民营经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我省民营企业数量多,发展基础好,但是存在规模小、龙头企业少、效率低、国际品牌影响小等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把我们的民营企业推向全国和世界,成为一流的企业?江苏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有非常多的高校和院士,能不能推出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十四五”时期,政府要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公共产品以利于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

主持人:从解决“有没有”到解决“好不好”,怎么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刘德海:我们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地位作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九大作出判断: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判断:我国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转向”到“进入”再到“主题”,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

我们要深刻理解“主题”的丰富而深刻内涵。“主题”蕴含着既宏观而又全面具体的指向和要求。就如同我们写文章,主题确定后,文章的框架结构、叙述都要围绕主题来展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本质上看,就是要求我们写一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大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一主题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因此,我们看到,在五中全会《建议》中,在指导思想部分,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体现的是主题的地位;在主要目标的第一项就强调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体现的是主题的目标要求;而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举措,都体现了“主题”的具体要求。因此,理解把握“主题”,一是站位要高;二是视野要开阔,要把握全面性要求;三是要融入具体工作,把握针对性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系统性变革

主持人:近几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江苏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发展成绩,但也存在不足和短板。“十四五”期间,江苏如何补短板、强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刘德海:“争当表率”,要着力在“争”和“表率”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强化“争”的使命担当,不断增强“争”的本领能力,持续激发“争”的精神动力。“表率”是一个更高的定位和要求,不仅要走在前列,还要探出路子,放出样子,为其他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系统性变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12字”要求,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四个方面全面发力。既要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固根基、扬优势,也要正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好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在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紧紧扭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关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导向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在布局上进一步突出发挥南京的辐射支撑作用,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路径上进一步注重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向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谋划布局,打造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第二,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深化省领导联系重点改革任务制度,扎实推进改革专项督察。坚持在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强化连云港、徐州、南京、南通等重要节点城市支撑作用,高标准打造徐州国际陆港、连云港海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物流金三角”,构建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大通道。第三,推动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把发展的落差拓展为发展的空间。

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要善于用好这一总抓手和有力杠杆,通过综合考核,助推我省的发展从重规模速度转向重质量效益的步伐和效果。

主持人:近年来,江苏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政府加速“瘦身”,出台标准化的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擦亮“不见面审批”名片。“十四五”时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蒋伏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循环能否顺畅,取决于国内市场能否规范、高质量地运行。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有利于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使政府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使企业更易于形成合理预期。通过涉企业经营许可事项的负面清单管理,使政府减少事前审批,集中精力于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政府出台的政策要有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以防止地方政府不受约束、滥用权力,可以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我省政府职能转换方面的改革,要做到该放的放够,该管的管住。尤其在市场诚信制度的建设方面要下大的气力,使江苏成为全国的诚信高地,使江苏企业、江苏产品、江苏品牌、江苏企业家更值得信赖。如此,江苏制造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江苏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才有足够的优势。

促进江苏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还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以基础研究的深化带动产业链的升级换代。这就需要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政府、机构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科学协同、有效协同、持续协同。科学合理的创新体系中,政府居于特殊地位。政府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确定科技创新政策的调节方向。以往政府政策具有“阳光普照”性,有限的资源大面积配置必然降低配置效率。在“十四五”期间,创新资源要更多地使用在存在“市场失灵”的创新领域,哪些领域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投入要与省级投入统筹,防止出现分散、低效。政府作用的第二个方面是着力建设技术市场,给技术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创造良好的交易秩序,为技术交易和技术应用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具体企业、具体项目的投资,基于市场的技术投资行为,应该是风险资本的职能。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监制:刘庆传 任松筠

统筹:孙敏 孔德信

编导:唐澄 潘海兵

文案:孙敏 张超 安柯宣(实习生)

主持:孙敏

摄影:余萍

摄像:曹阳 王悦谋 高鑫

剪辑:陶蓉

制图:杨晓珑 朱丹清

编辑: 杨丽

------分隔线----------------------------
网站地图